最近,联合国大会的讲台上,泽连斯基抛出一番话,直指中国。他声称“俄罗斯完全依赖中国”,呼吁中国“迫使俄罗斯停火”,还批评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“保持沉默”。这番言论迅速掀起波澜,中国外交部则干脆回应“光明磊落”。既点明自身立场的坦荡,又暗中敲打某些国家在军援问题上的反复。泽连斯基既想借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压俄罗斯,又想在西方面前秀强硬鼎际之家,顺便挑拨中俄关系。他的发言透着矛盾,这出联大风波,到底藏着怎样的盘算?
泽连斯基呼吁中国“迫使”俄罗斯停火,听起来气势汹汹,却经不起推敲。国际关系里,国家不分大小,都是平等主体,哪有谁能随便“命令”谁的道理?这种提法无视主权平等的原则,压根不合国际准则。回看泽连斯基的过往,矛盾心态早有苗头。2022年3月,他曾请求中国调停危机,可没过几个月,又签署法令禁止与普京谈判。这种前后不一的操作,说明他自己的策略在摇摆。这次联大发言,更像是在困境中病急乱投医,试图把中国拉进来。
他还抛出“俄罗斯完全依赖中国”“没有中国,俄罗斯什么都不是”的说法,试图给中俄关系贴标签,这实际把复杂的国际关系简单化了。中俄关系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,讲究平等互利,不是谁靠着谁。2024年中俄贸易额达到2400亿美元,数据确实亮眼,但中国与欧盟的贸易额高达8473亿美元,与美国也有6900亿美元。中国的对外贸易,靠的是市场规则鼎际之家,跟俄罗斯的合作不代表偏向谁,跟乌克兰的经贸往来也不意味着站队。泽连斯基想用这种夸张的说辞离间中俄,同时讨好西方听众,可这套路实在有些单薄。
说到“中国保持沉默”的指责,更是跟事实差了十万八千里。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,中国从没当过旁观者。2022年2月,中国就提出政治解决倡议,抛出“四个应该”“四个共同”的主张,还发布了《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》文件,12条建议条条扎实。这些主张不是空话,而是基于对冲突根源的深思。中国的行动不止于此,累计向乌克兰送了27批人道主义物资,总价值超过1500万美元。这种实实在在的援助,哪能叫“沉默”?
不仅如此,中国在国际场合该有的发声也从不缺席。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安理会乌克兰问题公开会上,17次系统性发言,每次都强调“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得到尊重”。中国还倡议召开乌克兰问题国际和平会议,试图从根源上解决问题。相比某些国家忙着送武器、点战火,中国的做法显得更稳健、更长远。劝和促谈,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,而是真在为和平铺路。
那为什么泽连斯基和一些人总觉得中国“沉默”或“偏向俄罗斯”?一大原因是国际舆论场长期被西方叙事把持。中国的声音,常常被过滤或扭曲。比如,中国不参与对俄制裁鼎际之家,就被扣上“支持俄罗斯”的帽子。可事实是,中国买俄罗斯能源是市场行为,同期还大幅增加从美国、澳大利亚的液化天然气采购。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显示,中国对外军售只占全球5.2%,远低于某些国家的39%。中国没在冲突中捞好处,而是用援助和沟通展现担当。
还有个原因,就是一些人还陷在冷战思维里。他们习惯用非黑即白的眼光看问题,觉得不骂俄罗斯就是帮俄罗斯。这种简单化的视角,压根理解不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逻辑。中国在联合国涉乌决议投票中,三次投弃权票,还每次说明自己的主张。这比随大流站队更需要勇气。中国的立场,始终看事情的是非曲直,强调安全不可分割,反对拿一方安全换另一方安全。这种思路,或许不够直白,但更接近和平的本质。
泽连斯基的处境,也得掰开聊聊。联大演讲时,会场座位空了一半,连前排都稀稀拉拉,西方对他的支持明显在降温。乌克兰危机打了三年多,国内经济一团糟,国际援助的热情也在消退。泽连斯基急了,四处求援、频频指责,试图通过碰瓷大国转移压力。他点中国,估计是想刷存在感,顺便迎合西方。可这没拉到更多支持,反而让他越来越显得孤立无援。
相比之下,中国的立场从没变过。累计与俄乌领导人沟通20多次,提出12点政治解决建议,每一步都在为和平出力。中国的外交,核心是独立自主的和平理念,这是建国以来一贯的坚持。在乌克兰危机中,中国没送武器、没拱火,而是用实际行动诠释大国责任。历史上,新兴大国常靠战争刷存在感,但中国选择用和平方式展现影响力。这份自信,全球南方国家看得清楚。中国的中立立场,恰恰是对西方话语霸权的一种挑战。
当然,中国的做法也有人质疑,觉得不选边、不谴责,显得不够硬气。但硬气不是靠喊口号,而是能在乱局中稳住阵脚,拿出实实在在的方案。中国推乌克兰问题国际和平会议,强调从根上解决问题,这比送武器、加制裁更需要远见。某些国家看似动作频频,实则只会让冲突越来越严重。
乌克兰危机的复杂,不是哪国能单方面摆平的。泽连斯基与其四处甩锅,不如想想乌克兰到底要真和平,还是继续当棋子。和平的钥匙鼎际之家,握在对话和合作的手里,唯有放下姿态、回归理性,才能让战火熄灭。泽连斯基若还忙着指手画脚,只怕是在联大的空座前演独角戏;满世界喊话救不了国,只会让乌克兰的路越走越窄。
天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